總會標語

結青溪團隊緣,聚青溪袍深情 做青溪忠義人,展青溪動員力
結青溪團隊緣,代表我們的起點。不是偶然的相遇,而是彼此用承諾與信任,把心繫在一起,走上同一條路。
聚青溪袍深情,是我們的歸屬。這裡有如袍澤般的情誼,真摯而深厚;不論順境逆境,我們都並肩而行,互相扶持。
做青溪忠義人,是我們的信念。忠誠於使命,義氣於夥伴,勇敢面對挑戰,堅守承諾,成為值得倚靠的人。
展青溪動員力,是我們的行動。把熱情匯聚,把力量凝結,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,齊心推動,讓青溪的精神走得更遠。
這不只是一句口號,而是一份共同的信念。青溪人,以忠義為骨、以深情為血、以行動為翼,讓我們的名字成為力量的象徵,傳承不息。
這句標語由四個短句構成,看似簡潔,實則每個字每個詞都蘊含著情感、責任與行動力。它不是冷冷的標語,更像一張地圖:指引青溪人如何相遇、如何親近、如何成為可倚靠的人,以及如何把個體的熱忱轉化為整體的動力。以下逐詞拆解,讓每個字都活起來。
一、結青溪團隊緣 —— 「結」 · 「青溪」 · 「團隊緣」
結:結,為「連結」「紮起」之意。它不是偶然相遇,而是有意識的綁定——以承諾編成繩索,將個體與團體牢牢綁在一起。結,意味著開始一段共同體旅程,也代表責任與持久。
青溪:作為共同體的名號,青溪不只是地名或標籤,它是價值的載體:共同的記憶、共同的美學、共同的使命。每次喚出「青溪」,等於呼喚那份歷史與期許。
團隊緣:緣,帶有「偶然中蘊含必然」的情感色彩;團隊緣不是單向的被動,它需要彼此用心培育。團隊緣代表彼此之間的義務感、互相扶持與共同成長的機會。
二、聚青溪袍深情 —— 「聚」 · 「袍」 · 「深情」
聚:聚,強調匯聚與凝合的過程。它不是短暫的聚會,而是把分散的資源、能力與情感匯成一股向心力。
袍(袍澤):袍澤一詞源自軍旅與結義文化,代表並肩而行、患難與共的夥伴關係。它比「同事」更親、更有倫理與義務感。說「袍深情」,是在強調那種穿越時間與考驗的同志之情。
深情:深情不是泛泛的友好,而是根植於信任、歷經考驗仍不退縮的情意。它會在危機時刻自然流露:有人站出來,有人分擔,有人堅守。
三、做青溪忠義人 —— 「做」 · 「忠義」 · 「人」
做:做,落在行動上。它表明不是口號式認同,而是要成為、要實踐。做是把理想具體化、日常化。
忠義:「忠」是對團隊、對使命的忠誠;「義」是以正義、責任與勇氣行事。忠義合一,意味著既有信任的承諾,也有道德的尺度。重要的是:忠義不是盲從,而是在正道與團體價值下的堅守與負責。
人:人指的是每一位成員的自覺:把忠義內化為人格特質,成為可以被信賴、有擔當、能被倚靠的人。
四、展青溪動員力 —— 「展」 · 「動員力」
展:展有開展、彰顯、顯現之義。把內在的忠義與深情擴散出去,讓力量被看見、被用到實處。
動員力:不僅是召喚人力,更是喚起熱情、整合資源、驅動行動的能力。動員力包含溝通、組織、號召與落實;它既是戰術也是溫度——能讓平凡的人做出非凡的事。
當「結」成了承諾,「聚」成了情誼,「做」成了品格,「展」成了能量,青溪就不再只是名字——它成為一種可以被傳承、可以被複製的社群美學與行動力。每位青溪人既是受恩者也是給予者:我們在團隊中找到歸屬,也在團隊外發揮影響;我們以忠義堅守原則,也以動員力推動改變。